慢性荨麻疹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治ldquo血热型荨麻疹rdquo [复制链接]

1#

(本文仅供学习、参考,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。文中所述配伍、方剂,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、应用。切勿盲目试药!)

本文理论依据:《现代中医皮肤性病诊疗大全》

你好,我是中医人,文君然。

其实,用“中医人”这三个字来定义我自己,我心里有愧。

名医大家,是中医人。

资深学者,是中医人。

悬壶人间,济世救人的,是中医人。

指点迷津,传道受业的,是中医人。

而我,一个普通的杏林小学生,怎么能和前面这些人相提并论?我有什么资格,说自己是中医人呢?

但是,仔细一想,这世间任何一个,对中医心怀理想,充满敬仰,并且用中医知识武装头脑的人,都应该算作中医人。

中医人,界定的不是身份,而是一种文化的认同,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。

从这个角度说,你和我,都是中医人,对不对?

好了,接下来,我们这帮中医人,就安静地坐下来,一起讨论和学习一张方子。

这个是我珍藏已久的,*中杏林名宿陈树森老先生的一张验方。治什么呢?治血热风燥型的荨麻疹。

陈树森老先生,我在这里不多介绍了。不是我懒,不想多写几个字,而是我这样地位卑微之辈,没有资格来介绍他。您啊,自己在网络上查查看吧。

这张配伍是这样的——

蝉蜕10克,防风9克,僵蚕10克,炒*芩15克,牡丹皮10克,生地*15克,每日一剂,水煎2次和匀,每日2到3次分服。

必要的时候,比如说患者大便干燥,可以酌加大*5到9克。

这个配伍,最早我看我老师用过。那时候我老师就说,这是北京*中杏林名宿陈师惯用的一张方子,曾经在《陈树森医疗经验集粹》里头刊载过。我老师一个偶然的机会,看到此法,并用于临床,效果不错。

后来,我参加工作,一个搞中医皮肤科的同事,遇到一个荨麻疹患者。此人脉数,舌红,苔略*,口干便秘,疹子起得特别急,色红而痒,尤其是在心情燥热的时候,特别容易发作。我这个同事用了一些办法,效果一般,于是问问我有啥主意。

我把上面这个方子说给他。他一看,心中暗喜,问道:“你这就告诉我了,不后悔”?

我说,都是前辈传下来的,大家一起分享呗。

结果,我这个同事,用此法加减化裁,最后让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。

现在,我把这个配伍的意义,跟你简单说一下。

我觉得,它适合的患者,就是血热生风。有的人,管这个叫风热。在我看来,这类患者的根源,就在血分有热。如果血分没热,他怎么就那么容易招风热呢?内在原因还是主要的。对不对?这是我自己的看法,不一定准确。

血分有热,就化燥生风。这个时候,你再外感风邪,于是就形成了荨麻疹。这类荨麻疹,皮损色红,发病骤急,而且瘙痒难耐,舌红,口干,脉数,有的人是脉浮数。夜间或者情绪急躁,抑或周身感燥热的时候,立刻就起疹子。这类人往往阴血亏虚,所以大便可能比较干燥。

这个时候怎么办?凉血、滋阴、清热,兼祛风。

用啥呢?陈师的配伍,虽然药味很少,仅仅六味,但是组法精当,值得玩味。

这里头的生地,滋补心肾之阴,清热凉血。牡丹皮,专清血分之热。*芩,清肺热。肺主皮毛。皮肤上的热,根儿在肺。因此,要清肺热。

在这个基础上,配合蝉蜕、防风、僵蚕清热、疏表、散风,这样就达到了止痒消疹的目的。

我自己认为,这里头最关键的,还是在于清热。血热一散,疹子就消了。这是我自己的看法。

当然了,遇上大便干燥的,就得加大*。大*是清热通便的。有些人啊,体内有热,不知道咋办。我劝你反思一下下自己的大便,是否顺畅。大便不畅,便干的,如果把这个事儿解决掉,身体很快好起来。为啥?你身体里这根管子通了啊!

我把这个写出来,供读者朋友们参考借鉴。

我不能说,这个思路和经验,就一定完全适合谁。我只能说,这是一种业界经验,是临床验方,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。有此类问题的朋友,希望你能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。杏林同仁,不妨花费点心思,认真琢磨一下。说不定,会有所长进,今后更好地悬壶于世。

好了,关于这个事儿,我就跟你说这么多吧。唠唠叨叨的,我也不知道说得好不好。您担待着看吧。

全文完。

文君然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